铝合金在高温拉伸条件下,其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的演变紧密关联,受温度、应变速率、变形量及合金成分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以下从力学性能演变和微观组织演变两方面详细阐述,并分析二者的内在联系。
高温(通常指高于室温、接近或超过合金再结晶温度,铝合金多为 100-500℃)拉伸时,原子扩散能力增强,位错运动与析出相稳定性发生显著变化,导致力学性能呈现特定规律。
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
高温下,铝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这是最核心的特征。原因包括:
原子热运动加剧,位错滑移阻力减小(晶格阻力降低);
析出相(如 Al-Cu 合金的 θ' 相、Al-Mg-Si 合金的 β' 相)发生粗化(Ostwald 熟化)或溶解(若温度超过析出相稳定阈值),析出强化效果减弱;
晶界强度下降,晶界滑动对变形的贡献增大,导致整体承载能力降低。
例如:Al-Cu 合金在 150℃时,θ' 相仍保持细小弥散,屈服强度下降约 10%-20%;但在 300℃以上,θ' 相粗化为 θ 相并逐渐溶解,屈服强度可下降 50% 以上。
应变硬化行为:
室温下铝合金因位错缠结积累,应变硬化显著;高温下则因动态回复(位错通过攀移、交叉滑移重新排列为亚晶界)或动态再结晶(新等轴晶粒取代变形晶粒),应变硬化速率降低,甚至出现应变软化(应力随变形量增加而下降)。
低应变速率、高温度时,动态再结晶更易发生,应变软化更明显;
高应变速率时,动态回复主导,应变硬化速率缓慢下降。
中等高温(如 100-300℃):塑性(延伸率、断面收缩率)随温度升高而提高。
原因是动态回复缓解了位错堆积导致的应力集中,且析出相未严重粗化,材料可承受更大变形。例如,Al-Mg 合金在 200℃拉伸时,延伸率较室温提高 20%-30%。
超高温(如 300℃以上):塑性可能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若温度过高或应变速率过低,晶界扩散加剧,晶界处易形成空洞并连接,导致晶间断裂(断口呈 “冰糖状"),塑性恶化。例如,纯铝在 450℃、低应变速率(10⁻⁴ s⁻¹)拉伸时,延伸率反而低于 300℃时的数值。
这是材料的普遍特性:原子热运动加剧使原子间结合力减弱,导致弹性模量线性下降(铝合金高温下弹性模量通常为室温的 60%-80%)。
微观组织演变是力学性能变化的根本原因,主要涉及晶粒结构、析出相、位错组态及晶界特征的改变。
动态回复:
高温拉伸时,位错通过攀移、交叉滑移等方式重新排列,形成亚晶粒(尺寸通常为 1-10μm),亚晶界由整齐排列的位错墙构成。这一过程可降低材料内应力,但晶粒外形仍保持拉长的变形特征(沿拉伸方向伸长)。
动态回复在中等温度(如 150-300℃)和高应变速率下更显著(如 Al-Mg-Si 合金在 200℃、应变速率 10⁻² s⁻¹ 时,亚晶体积分数可达 50% 以上)。
动态再结晶:
当温度、变形量足够高(如温度>0.6Tm,Tm 为熔点绝对温度;变形量>临界再结晶变形量),变形晶粒被新的等轴晶粒取代:
低变形量时,可能仅在晶界处形核(不连续再结晶);
高变形量时,内部位错密集区形核(连续再结晶),晶粒尺寸细化(如 Al-Zn-Mg 合金在 400℃、变形量 50% 时,晶粒尺寸从原始 50μm 细化至 10μm)。
动态再结晶可显著提高塑性,但过度加热会导致晶粒粗化(如温度超过 450℃时,新晶粒可能长大至 100μm 以上)。
铝合金的强度高度依赖析出相(如 Al-Cu 中的 θ'、Al-Mg-Si 中的 β'),高温下析出相的演变直接影响性能:
粗化:小尺寸析出相因界面能高而溶解,原子扩散至大尺寸析出相表面使其长大(Ostwald 熟化),析出相间距增大,对位错的阻碍作用减弱。例如,Al-Mg-Si 合金的 β' 相在 300℃下保温 1 小时,平均尺寸从 5nm 增至 20nm,屈服强度下降 30%。
溶解:若温度超过析出相的溶解温度(如 Al-Cu 合金的 θ 相在 500℃以上溶解),析出相消失,材料退化为固溶体,强度大幅降低。
相变:部分析出相在高温下发生结构转变(如 θ'→θ),新相的强化效果更弱(θ 相硬度低于 θ' 相)。
室温下,位错多形成无序缠结;
高温下,动态回复使位错通过攀移、交叉滑移重新排列为位错墙或亚晶界,位错密度先因变形增加,后因湮灭趋于稳定(如 Al-Cu 合金在 250℃拉伸时,位错密度从初始 10¹⁰ cm⁻² 增至 10¹¹ cm⁻²,随后稳定在 5×10¹⁰ cm⁻²);
动态再结晶时,新晶粒内位错密度极低(10⁸-10⁹ cm⁻²),显著降低内应力。
高温下晶界扩散系数是晶内的 10³-10⁶倍,导致:
晶界滑动:在剪应力作用下,晶界沿拉伸方向相对滑动,贡献 10%-30% 的总变形(细晶粒合金更明显);
空洞形成:晶界与第二相颗粒的界面因应力集中产生空洞,随变形量增加空洞长大并连接,最终导致沿晶断裂;
氧化:高温下晶界易优先氧化(如形成 Al₂O₃),使晶界脆化,加速断裂。
高温拉伸下,铝合金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形成闭环影响:
析出相粗化 / 溶解→强度下降;
动态回复 / 再结晶→应变硬化减弱、塑性提高;
晶界滑动与空洞→高温下易沿晶断裂,塑性下降。
实际应用中,需通过调控合金成分(如添加 Sc、Zr 细化晶粒)或工艺(如控制应变速率、温度)优化高温性能(如提高耐热铝合金的高温强度与塑性)。
版权所有 © 2025 凯尔测控试验系统(天津)有限公司 备案号:津ICP备18003419号-2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 Google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