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号18702200545
产品目录
展开

你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薄膜微裂纹萌生与扩展行为研究

技术文章

薄膜微裂纹萌生与扩展行为研究

技术文章

高分子薄膜材料在柔性电子、光学涂层及微机电系统(MEMS)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其力学性能,尤其是微米尺度下的变形与断裂行为,直接决定了器件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然而,传统宏观拉伸测试无法揭示材料损伤的微观起源与演化过程,使得理论研究与工艺优化缺乏直接证据。

扫描电镜(SEM)原位力学测试技术将微观观测与力学加载相结合,为在微纳尺度实时研究材料力学行为提供了革命性的工具。凯尔测控扫描电镜原位拉伸台具有[高负载、高位移分辨率]等特点,能兼容扫描电镜真空环境,实现匀速精密位移控制与实时载荷反馈。

以PMMA薄膜为研究对象,旨在利用该先进原位系统,直接观察并分析其在不同拉伸阶段微观结构的动态演化序列,重点关注微孔洞和裂纹的萌生位置、扩展动力学及最终断口形貌,以期深入理解其微观失效机制。

材料与样品制备

采用[具体牌号或制备方法]的PMMA薄膜,初始厚度为[X] μm。通过精密激光切割将薄膜加工成标准的狗骨状拉伸样品(标距段尺寸:[长] mm × [宽] mm)。样品两端使用导电胶牢固粘贴于原位拉伸台的专用夹具上,以确保导电性和加载的稳定性。

原位拉伸测试

原位力学实验在发射扫描电镜下进行。力学加载设备为凯尔测控扫描电镜原位拉伸台

实验采用位移控制模式,拉伸速率设定为 [Y] μm/s。在拉伸过程中,系统同步记录载荷-位移(时间)曲线。同时,在预定的应变间隔或载荷突变点暂停加载,保持载荷稳定,并采集高信噪比的SEM二次电子图像,加速电压为 [Z] kV,工作距离约为 [W] mm。

3. 结果与讨论

3.1 宏观力学响应

展示了PMMA薄膜典型的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出,材料在经历短暂的线性弹性变形后(OA段),在约 [应力值] MPa处发生屈服(点A),随后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并出现轻微的应力软化现象(AB段)。在应变达到约 [应变值] %时(点B),材料发生断裂,表现为典型的脆性特征。

3.2 微观损伤演化原位观察

在弹性阶段,薄膜表面光滑,未观察到任何可识别的微观结构变化。

当应变进入塑性平台期,在样品边缘一处微观缺陷附近观测到微孔洞的形核。

随着应变的进一步增大,该微孔洞逐渐长大并演化为微裂纹。同时,在主裂纹前方观察到新的微孔洞在杂质点处萌生。

主裂纹迅速扩展,其路径较为平直,分支较少,表现出典型的脆性断裂特征。最终裂纹贯穿样品截面,导致失效。

讨论:

原位观察结果表明,PMMA薄膜的断裂并非均匀发生,而是起源于固有的微观缺陷(如表面划痕、内部杂质或界面不均处),这些缺陷造成了局部应力集中,成为裂纹萌生的“源头"。裂纹扩展过程中,其路径选择受缺陷分布影响显著,但整体上表现为快速、不稳定的脆性扩展,这与宏观应力-应变曲线显示的突然断裂行为高度一致。本研究直接证实了缺陷控制着高分子薄膜的断裂强度这一关键假设。

4. 结论

本研究成功利用凯尔测控TST-100原位拉伸系统,实现了对PMMA薄膜从变形到断裂全过程的实时、高分辨率观测。

PMMA薄膜的裂纹萌生源于预制缺陷处的应力集中,其扩展行为表现为脆性断裂模式。

该原位实验方法为从微观尺度理解并预测薄膜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服役可靠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未来的工作将侧重于研究不同制备工艺对缺陷密度及分布的影响,从而指导高性能薄膜材料的开发。


联系我们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泰康智达产业园 传真: Email:sales@care-mc.com
24小时在线客服,为您服务!
凯尔测控试验系统(天津)有限公司
关注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 2025 凯尔测控试验系统(天津)有限公司 备案号:津ICP备18003419号-2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 GoogleSitemap

在线咨询
QQ客服
QQ:2198388433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