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号18702200545
产品目录
展开

你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技术文章
  • 2025

    8-12

    摩擦磨损试验机的作用

    摩擦磨损试验机是一种用于模拟和评估材料在摩擦和磨损条件下性能的关键设备,其作用贯穿材料研发、质量控制、工程应用及学术研究等多个领域。以下是其核心作用的详细阐述:一、核心功能模拟实际工况通过精确控制载荷、速度、温度、润滑条件等参数,复现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摩擦环境(如机械轴承、齿轮传动、汽车制动系统等),为材料性能评估提供可靠依据。量化磨损与摩擦行为测量摩擦系数、磨损量(体积或质量损失)、磨损率等关键指标,定量分析材料在摩擦过程中的性能变化。结合表面形貌分析(如SEM、光学显微镜...
  • 2025

    8-11

    孔隙缺陷对增材制造Ti-6Al-4V合金局部近阈值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

    引文格式:GB/T7714LoiodiceL,StopkaKS,SangidMD.Poredefects’influenceonthelocal,nearthresholdfatiguecrackgrowthbehaviorofadditivelymanufacturedTi-6Al-4V[J].JournaloftheMechanicsandPhysicsofSolids,2025:106173.MLALoiodice,Luca,KrzysztofS.Stopka,andM...
  • 2025

    8-11

    双轴加载下材料变形行为原位观察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在双轴加载条件下对材料变形行为进行原位观察,需要结合加载装置与高分辨率表征技术,以实时捕捉材料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变形特征(如应变分布、位错运动、晶界演化、裂纹萌生等)。常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各有其适用尺度和技术特点:1.光学显微镜(OM)与高速成像技术原理: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材料表面在双轴加载过程中的变形现象,结合高速相机记录动态过程(如裂纹扩展、滑移带形成)。适用尺度:宏观(毫米级)到介观(微米级)。特点:优势: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可实时记录大面积变形的宏观特征,适...
  • 2025

    8-11

    扫描电镜原位拉伸台的工作原理与实验应用解析

    扫描电镜原位拉伸台是材料微观变形机制研究的关键设备,它将力学拉伸与电子显微观察深度融合,为揭示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微观演变提供了直观手段。一、工作原理:微观变形的动态捕捉扫描电镜原位拉伸台的核心功能是在扫描电镜的真空环境中,对微小试样施加可控的拉伸载荷,同时实时记录其微观结构变化。设备通过精密机械结构与电镜样品台集成,使试样在拉伸过程中保持稳定定位。当拉伸力作用于试样时,材料内部产生应力应变,引发微观组织的动态变化。扫描电镜利用电子束扫描试样表面,实时捕捉这些微观结构的形貌、分...
  • 2025

    8-8

    Mg-Gd-Fe和Mg-Gd-Cu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的对比

    摘要为应对石油钻井领域对可降解压裂工具的需求,本文制备了Mg-Gd-Fe和Mg-Gd-Cu两种合金,并对比研究了其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研究发现:Mg-Gd-Cu合金的屈服强度(169.6MPa)和抗拉强度(215.1MPa)高于Mg-Gd-Fe合金(107.5MPa和182.1MPa),主要归因于其第二相体积分数更高、晶粒更细。断后伸长率方面,Mg-Gd-Fe为53.0%,远高于Mg-Gd-Cu的23.3%,主要由于Cu削弱了稀土织构,且第二相体积分数高导致塑性下降...
  • 2025

    8-8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在疲劳裂纹扩展参数辨识及剩余寿命预估中的应用

    摘要准确预测疲劳裂纹扩展剩余寿命(FCGL)对制定设备维护策略、预防事故至关重要。传统预测方法存在明显局限:纯物理方法(如基于Paris定律)依赖精确的物理模型参数,却难以应对复杂工况下的个体差异;纯数据驱动方法(如神经网络)需大量标注数据,易出现“黑箱”问题和物理违背。为解决这些痛点,本文提出一种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方法,融合疲劳裂纹扩展的物理知识与监测数据,实现参数识别与剩余寿命的高精度预测,且在有限数据下仍能保持鲁棒性。研究内容与方法1、核心目标针对疲劳裂纹扩展...
  • 2025

    8-8

    金属材料力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金属材料力学的发展趋势正围绕高性能、智能化、绿色化和环境适应性展开,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与产业动态,主要呈现以下方向:一、智能化与数据驱动的材料设计人工智能(AI)与机器学习技术深度融入金属材料研发全流程,通过高通量计算、大数据分析和自动化实验形成闭环创新体系。例如,宝武钢铁利用AI优化生产流程,使研发效率提升30%以上,而鸿之微科技等企业通过机器学习预测材料性能,将研发周期缩短50%以上。这种“数据-模型-实验”的协同模式,正推动金属材料从“试错型”研发向“精准设计”转型,尤其...
  • 2025

    8-8

    金属突然断裂的原因解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程建设中,金属无处不在:从桥梁、高铁,到飞机、汽车,金属都是关键材料。但你知道吗?这些看似坚固的金属有时也会“脆如玻璃”,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断裂,造成严重后果。这就是“金属脆性”的问题。01什么是金属脆性?金属是我们生活和工业中最常见的工程材料。从飞机、高铁、桥梁,到汽车零件、建筑结构,它们几乎都离不开金属的参与。金属之所以广泛应用,是因为它们通常具备以下优点:强度高:能承受较大的载荷;塑性好:可以拉伸、压缩而不断裂;导热、导电性能好:适用于电气和热工...
  • 2025

    8-7

    Acta Mater.: 采用耦合化学-力学相场模拟铝合金中氢控制的裂纹扩展动力学

    7xxx系列铝合金由于其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但其在潮湿环境中易发生环境辅助开裂(EnvironmentallyAssistedCracking,EAC),严重威胁结构安全。EAC涉及裂纹氢的生成、扩散、捕获与晶间裂纹扩展的耦合作用,需多物理场建模揭示其速率控制机制。然而,目前仍缺乏晶粒尺度下能准确描述氢辅助断裂的物理模型。基于上述问题,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材料系的C.Grant等人基于唯象晶体塑性本构模型,通过在损伤相场中自由能模块额外考虑化学能的贡献,并在...
  • 2025

    8-7

    铝合金半固态铸造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Cu含量对Al-7.0Si-xCu-0.5Mg铝合金半固态铸造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摘要:半固态铸造通过改变合金的微观组织可提高Al-Si-Cu-Mg铸造合金的强度和韧性。以Al-7.0Si-xCu-0.5Mg(x=0、1、2)铸造合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Cu含量对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半固态铸造和重力铸造下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半固态铸造合金晶粒和晶界第二相得到细化,Cu元素的溶解扩散促进了时效过程中纳米强化相的析出,提高了合金强度。C...
共 278 条记录,当前 2 / 28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 

联系我们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泰康智达产业园 传真: Email:sales@care-mc.com
24小时在线客服,为您服务!
凯尔测控试验系统(天津)有限公司
关注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 2025 凯尔测控试验系统(天津)有限公司 备案号:津ICP备18003419号-2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 GoogleSitemap

在线咨询
QQ客服
QQ:2198388433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