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号18702200545
产品目录
展开

你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技术文章
  • 2025

    8-7

    铝合金半固态铸造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Cu含量对Al-7.0Si-xCu-0.5Mg铝合金半固态铸造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摘要:半固态铸造通过改变合金的微观组织可提高Al-Si-Cu-Mg铸造合金的强度和韧性。以Al-7.0Si-xCu-0.5Mg(x=0、1、2)铸造合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Cu含量对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半固态铸造和重力铸造下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半固态铸造合金晶粒和晶界第二相得到细化,Cu元素的溶解扩散促进了时效过程中纳米强化相的析出,提高了合金强度。C...
  • 2025

    8-6

    螺纹连接结构动态力学响应与失效行为研究取得新进展

    导论近日,陕西省冲击动力学及工程应用重点实验室李玉龙教授团队系统地对螺纹连接结构在宽率域力学响应和相关机理、以及螺纹连接结构在冲击疲劳下的失效行为和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系列发现,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国际Top期刊《Thin-WalledStructures》和《EngineeringFailureAnalysis》上,论文的题目分别为“MechanicalBehaviourandFailureMechanismof7075AluminiumAlloyThreadedCon...
  • 2025

    8-6

    Cr含量对低Cu/Mg比Al-Cu-Mg-Ag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Cr含量对低Cu/Mg比Al-Cu-Mg-Ag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1引言Al-Cu-Mg-Ag合金因其优良的耐热性能和抗蠕变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和石油工业,但该合金存在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较差的缺点。学者们利用微合金化和优化热处理工艺等改善其性能。目前对Al-Cu-Mg-Ag合金力学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Cu/Mg比Al-Cu-Mg-Ag合金的主要析出相θ′相和Ω相,而对低Cu/Mg比Al-Cu-Mg-Ag合金的主要析出相S(Al₂CuMg)相的研究很少。Cr作...
  • 2025

    8-5

    基于机器学习的结构钢疲劳寿命预测

    1.研究背景结构钢的疲劳失效是机械工程领域的重大挑战,传统方法(如基于S-N曲线的线性Palmgren-Miner模型)无法充分捕捉非线性疲劳行为与载荷序列效应。近年来,人工智能(AI)与机器学习(ML)技术为疲劳寿命预测提供了新思路,但现有研究多聚焦单一材料或复杂深度学习模型,缺乏对多种钢材的通用性模型及计算效率的对比分析。2.研究方法数据来源采用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NIMS)数据库及挪威斯塔万格大学(UiS)实验数据,涵盖5种结构钢(S25C-S55C)及NVD36钢...
  • 2025

    8-5

    凯尔测控疲劳试验机动态力学试验系统的微裂纹检测功能

    凯尔测控疲劳试验机动态力学试验系统的微裂纹检测功能通过直流电位法(DCPD)与高速摄像系统的深度协同,结合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实现了从微米级裂纹萌生到宏观扩展的全流程精准监测。以下是其核心技术细节与应用特点:一、直流电位法(DCPD):高精度实时量化裂纹扩展1.工作原理与技术参数电流激励与电位测量:在试样两端施加恒定直流电流(典型值1-10A),通过测量裂纹扩展引起的电位差变化,精确计算裂纹长度。该方法基于裂纹扩展导致电流路径延长、电阻增加的物理特性,灵敏度可达**&...
  • 2025

    8-4

    北航一作 & 哈工大通讯:金属疲劳裂纹研究获突破

    部分内容解读01上图展示原始Zircaloy-4板材的细晶分布(SEM)、试样切割示意图及极图分析,证实样品具有强烈的基面织构,c轴沿Z向(板法向)排列,为后续Y型(c轴//Y向)和Z型(c轴//Z向)样品分组提供微观结构基础。02聚焦裂纹在三重交界处(GrainA1/A2/A3)的偏折行为,SEM与EBSD联合揭示孪晶(长约5–8μm)和棱柱面滑移迹线在受阻裂纹的共存现象,86°取向差证实其为拉伸型孪晶,应力集中是孪生主因。03裂纹穿越GrainA2/A3/A5的路径分析,...
  • 2025

    8-4

    薄膜的跨尺度力学行为表征

    薄膜的跨尺度力学行为表征是研究薄膜材料在不同尺度下力学性能和行为的重要方法,以下是相关介绍:研究内容薄膜脱胶力学表征:研究薄膜界面断裂能、稳态断裂能、分离强度等相关参量间的变化规律,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揭示薄膜脱胶过程中的力学机制。薄膜撕裂试验力学表征:分析薄膜在撕裂过程中的力学行为,获得薄膜界面断裂能、稳态断裂能、分离强度、材料特征尺度等相关参量间的变化规律,理论结果与实验研究结果相互印证,同时进行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薄膜划痕试验力学表征:针对薄膜划痕试验,研究薄膜...
  • 2025

    8-1

    基于机器学习的实时可见疲劳裂纹扩展检测

    Machinelearning-basedreal-timevisiblefatiguecrackgrowthdetectio作者:LeZhang,ZhichenWang,LeiWang,ZheZhang,XuChen,LinMeng摘要: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中应用了许多大型和复杂的结构部件。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反复的交变或循环载荷往往会导致意外的疲劳断裂。因此,开发实时可见的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监测方法对结构安全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的基于机器学习的疲...
  • 2025

    8-1

    血管力学研究,是当前医学与生物工程领域的重要探索方向

    新华社赫尔辛基7月28日电(记者朱昊晨徐谦)芬兰坦佩雷大学近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芬兰和瑞典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反映人体生物衰老水平的“生物年龄”有助更准确预测个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据介绍,生物衰老是指从成年早期开始,人体细胞和组织随年龄增长逐渐退化的过程。该过程会影响身体机能,增加患病和死亡风险。生物衰老的速度因人而异,受遗传、生活方式、环境等因素共同影响。将生物年龄纳入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体系、借助疲劳试验机开展血管力学研究,是当前医学与生物工程领域的...
  • 2025

    8-1

    拉伸试验

    拉伸试验在弹性应变结束后进入塑性应变阶段:先发生局部不均匀塑性变形,称为吕德斯应变(Lüdersstrain);然后发生均匀塑性变形,称为均匀塑性应变(Uniformplasticstrain);最后发生局部颈缩的不均匀塑性变形,称为颈缩应变(neckingstrain)。整个过程可得到抗拉强度、屈强比、断裂伸长率等性能参数。塑性变形开始时应力的下降现象称为屈服强度效应(yieldstrengtheffect)。见下图。抗拉强度抗拉强度(Ultimatetensilestre...
共 289 条记录,当前 4 / 29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 

联系我们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泰康智达产业园 传真: Email:sales@care-mc.com
24小时在线客服,为您服务!
凯尔测控试验系统(天津)有限公司
关注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 2025 凯尔测控试验系统(天津)有限公司 备案号:津ICP备18003419号-2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 GoogleSitemap

在线咨询
QQ客服
QQ:2198388433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